首页 > 成果展示 > 2019“电视中的真善美”主题征文活动结果揭晓
2019“电视中的真善美”主题征文活动结果揭晓
2019年8月26日 17:01  来源:上海市民文化节公众号 选稿:夏馨

  由第25届上海电视节与上海市民文化协会联合举办的2019“电视中的真善美”主题征文活动获得了市民群众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经专家组评选,10篇“妙笔生花”奖佳作和10条“妙语连珠”奖微评已经火热出炉!

  1、生命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 作者:陶丽萍

  在今年的第25届上海电视节上,“关注生死之间的哲学和伦理问题”的《人间世》第二季拿下了“白玉兰”最佳系列纪录片,它延续了记录患者之苦和医者之难的真实,甚至是残酷,继续严肃追问生死、探寻意义,拥有催人泪下、感人至深的力量。

  烟花,是《人间世》第二季第一集的主题,记录的是一群患有“恶性骨肿瘤”的孩子们的故事。他们的生命才刚刚开始,却接连因这种病而匆匆结束,恰似那转瞬即逝的烟花,似生命的绚烂,又如生命的短暂。而这些孩子们以及家人们却都在坚持和病魔们做着抗争,从未放弃;病房的世界里没有童话,可是他们却在努力创造童话,期待童话……

  而《人间世》第二季最后一集的主题是暴风雪,最后一个故事的女主人公的丈夫在壮年因为胃癌离开了人世。但她还要为了婆婆、儿子,继续撑下去,走出生活的暴风雪……

  2019年《人间世》第二季播放时,几乎每一集最后都能看到带框的名字——纪录片中的部分病人已经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他们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2018年。而我的父亲的生命也是定格在了那一年的3月18日。这个日子也是我母亲的生日,他们一辈子都守望相助,风雨与共,却以这样的方式突然阴阳相隔,这可能就是爱情和人性最残酷也是最刻骨铭心的投射吧。

  2017年的冬至前日,原本身体矫健的父亲突然大吐血送院治疗,被诊断为肝硬化失代偿终末期。父亲这棵大树突然轰然倒塌,我和母亲的天都塌了,期间不知流了多少眼泪。而父亲却始终坚强乐观,没有掉过一滴眼泪。我们先后辗转三个医院治疗,他为了战胜病魔,非常的勇敢,最后输液都没有好的静脉,必须要颈穿了;人瘦得皮包骨头,只有鼓胀的肚皮……。我和母亲日夜陪伴,我们2018年的元旦和春节都是在医院度过的,因为父亲在哪里,家就在哪里。父亲也很清楚自己的病情,他为了我和母亲一直都在坚持,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我才看到他的眼里流下的两行热泪。我知道,那是对爷爷奶奶、以及我和母亲的无比眷恋和不舍……我一直无法接受这样的事实:为什么上天要这么快的夺走我善良质朴的父亲?为什么要让好人承受那么煎熬的病痛而无法治愈?……

  《人间世》第二季首播时,我是无法面对和收看的,因为我明白那一定又是一次感同身受的痛彻心扉。而那段时间,每逢清晨,当我辗转反侧睡不着觉时,打开电视,却又是《人间世》第二季的重播。有一种内心的声音告诉我自己,一定要咬牙看下去:即便和病魔的斗争如此艰难,即便求生之路上洒满了血泪,这些病人也依然在努力地撑下去,就像当初我的父亲一样。我想:他们的故事,从来不是为了使人悲叹生命脆弱,世事无常,而是要让我们生者要更珍惜生命,珍惜身边人,直面生活的不完美,过好余下的每一天……

  正如《平凡的世界》说的那样:在这个世界上,不是所有合理的和美好的都能按照自己的愿望存在或实现。爱过痛过,哭过笑过绝望过,擦干眼泪继续奔跑,都是人生的必经之路。

  如今,我把所有的爱都放在更好地照顾母亲和奶奶身上,我要“像弱者一样感受世界”,有意识地去观察社会发展中的不完美之处,多深入思考地去提出有建设性的社情民意,永怀一颗悲悯之心,勇于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每一天都会有人出生,有人去世,生命轮回。生命其实是很短暂的,短到无法去好好拥抱一个人,短到想起要告别时,才知道机会不再有,思念可以流成河。而面对生死,我觉得生存的质量远高于生存的长度,我们要努力把生命的每一天都过成生命的最后一天,内心秉持着善良和勇敢,努力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决不留遗憾和后悔。

  《人间世》第二季最后说“暴风雪终将结束,经历过的人们,可能不会记得自己是怎么挺过来的,他们甚至都不确定,暴风雪是不是真的结束了。但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当他们穿过暴风雪的时候,就不再是之前的那个人了,这就是关于暴风雪的一切。”

  生命以痛吻我,我要报之以歌。


  2、不悔梦归处,只恨太匆匆 作者:曹启林

  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音乐剧场人流云集,热情的粉丝们也早已在现场等候。排队刷码进场,剧场内座无虚席。有幸亲历泰版电视剧《匆匆那年》线下惠民放映及“主创人员见面会”,分享第25届上海电视节为广大市民奉献的文化大餐。

  电视剧《匆匆那年》是首部国内电视剧改编为泰国版的经典IP。主要内容是以方茴和陈寻的爱情故事为主线,描述了80后一代人的情感与生活历程,讲述了一群年轻人从步入中学到大学毕业长达十年的青春历程。

  每一个人都有青春,每一个青春都有一个故事,每个故事都会有一个遗憾,每个遗憾都有回味不尽的美。也许,这就是人生吧!

  《匆匆那年》里,女主人公方茴最后以伤害自己的形式成功报复陈寻之后,彻底消失在陈寻的世界里。陈寻这时才发现,这个女孩早已烙在了她的心里。初恋是刻骨铭心的,不管是方茴还是陈寻,当初爱的时候,两个人是真的用心爱了。后来因为各种原因最终走散,但他们之间尘封在内心深处的那份情是难以忘怀的。

  “不悔梦归处,只恨太匆匆。”这句经典台词说出了多少人的心声,每每看到总会感叹青春的美好。方茴说:“我真的很爱过,也真的很恨过,可是那些爱啊恨啊就那么匆匆过去了,现在想想我其实并不后悔,如果再让我选择,我还会这么来一遍……”

  故事的结局虽不尽人意,但却能打动每个人内心最柔软的深处。因为那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曾经经历的故事,虽然主角不同,故事各异,但爱情的主旋律是一致的。看着电视里的故事,就会想起自己曾经的往事。不管你在大城市,还是在偏远的小城,不管你是90后还是80后,或者你是70后、60后,甚至是50后,青春赋予每个人的时间和机会都是一样的。爱是人类生命中永恒的主题,真正的爱情不会因时间、空间的变化而发生转移和淡化。爱情的真善美,是大多数人的向往和追求,是爱情的至高境界。一千多年前,陆游与唐琬的爱情故事被一曲《钗头凤》演绎的淋漓尽致,直到他八十四岁了,还写下了“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的诗句。当岁月匆匆,当青春流逝,回忆往事,总是这样充满着遗憾。

  我的老街坊阿德和玉华从小都住在淮海路一幢石库门的房子,阿德家住前楼,玉华家住亭子间。两个人从小青梅竹马,一起玩耍,一起上学。从小学到初中,直至一起到外地插队。阿德喜欢玉华,玉华心里也清楚,可是相互都不知道怎么向对方表白,在插队后第一年春节回上海的大轮上,玉华突然问阿德:假如我和你妈同时落水了,你先救谁?阿德想都没想就回答说:你们俩我谁都不救!你们都是我最重要的亲人,谁有闪失我都活不下去。我也不活了,我也跳下去,不管生死都是一家人,都永远在一起!玉华很感动,她觉得阿德就是自己要托付终生的人,玉华接受了阿德,他们相爱了。他们发誓:这辈子永远永远在一起!

  三年后,阿德回上海读大学,临行前向玉华承诺:等着我,毕业后我们就结婚。玉华苦苦等了三年,等到的却是一封分手信。玉华始终放不下心中的这份感情,一直没谈恋爱。直到最后一批招工回城。30年后,阿德前妻因病去世,同学群中得知玉华仍然单身,并且身患重病。他毅然赶到玉华身边,诉说着离别后的三十年。面对这迟来的爱情,她依然无怨无悔。回到上海,阿德请了知名专家为玉华治病,病愈后两人结婚,有情人终成眷属。阿德深感这一生对玉花的愧欠,已经50岁的阿德全心地陪伴着玉华,并对她说:“感谢老天有眼,让你回到我身边,你永远都是我爱的源头!后半生,我们再也不分开。”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祸福旦夕。2012年,阿德在家中突发中风,幸好玉华在家及时送到医院抢救。医院诊断为急性出血性脑卒中。从发病、治疗到康复总共499天,将近一年半的时间,玉华不离不弃,形影不离。为了让阿德尽快康复,玉华在网上自学中医按摩,每天给阿德做全身按摩康复。阿德出院的那一天,他们就像其他许许多多相爱的人一样,彼此的目光里都漾着温柔,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五年过去了,如今他们都已年近古稀。公交、地铁,商场、公园,常常可以看见他们相爱的身影。有时年轻人给他们让了座位,他俩谁都不肯坐下而让对方站着,很有默契的紧紧靠在一起抓着扶手。多么美丽而又朴素的场景!看着他们俩一路走来的幸福,真的是来之不易。我感觉他们仿佛就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人。

  《匆匆那年》不知打动了多少人的心,又让多少人回忆起他们的匆匆那年。关于青春,关于回忆,关于最初最真的感情……那些过去的过不去的,现在都已成为了匆匆那年留下的回忆……不管这种回忆是苦还是甜。

  我由衷的感谢生命中的每个人,不管今天我们现在何地,我从未忘记你们,无论我们相隔多远!

  谈情说爱,一己之见。在匆匆那年的光阴里,在每个人只有一次的青春里,让我们真诚相待,学会感恩,永远保持一颗淳朴善良的心。人生路上,将真善美储满行囊,相信你的爱情之旅一定会温暖如春!

  

  3、《大江大河》对历史的书写与反思 作者:龚金平

  “历史”从来不是空洞的,也不是云遮雾罩杂乱无章的,“历史”有其内在的脉络与逻辑,甚至呈现着其走向的某种必然性。对于年代剧的创作者来说,如何在情节中展现有历史质感,同时又有烟火气息,还有高度概括性和洞察力的“历史真实”,是一部剧成功的基本前提。

  电视剧《大江大河》聚焦于宋运辉、雷东宝、杨巡等人的人生起伏,从国营企业、乡镇企业、个体户三个角度向观众展现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画卷,勾勒了身处风起云涌的变革年代中的个体命运轨迹,具有身临其境的历史质感、打动人心的情感力量,以及富有感染力的人物形象,也不乏散发着泥土芬芳的幽默感,并在许多场景中直接呼应了当时的历史语境。

  在人物塑造上,《大江大河》成就斐然。雷东宝、宋运辉、杨巡因不同的出身和人生际遇,性格上也迥然各异:雷东宝强势霸道,但又不乏乐观宽厚,执着坚韧,令人着迷;宋运辉平和淡然,但又目标坚定,热情真诚,令人可敬;杨巡看起来油腔滑调,实则热情精明,善良而倔强,不失可爱之处。对于这三个主要人物,电视剧没有将他们过分美化,而是让观众看到他们身上的光彩与阴影,从而使人物更加真实感人。

  而且,《大江大河》不仅将雷东宝塑造成一个改革先锋,更通过道德煽情的方式大力渲染雷东宝对于亡妻宋运萍的坚贞与深情。电视剧用了大量的篇幅表现雷东宝追求宋运萍的过程,也用了大量细节来呈现雷东宝对宋运萍的思念。这样,电视剧用“至性至情”的因素有限削弱了雷东宝过于突出的“大智大勇”,使人物形象更接地气。

  如果年代剧的最高要求只是“真实”,包括历史的真实和人物的真实,那说明创作者还没有真正理解年代剧对于观众的意义。观众不仅需要通过年代剧完成对历史幽深处的回顾与凝望,更希望通过这种回顾、凝望完成对当下的承接、启迪。

  在《大江大河》第47集,雷东宝收购了江阳市电线电缆厂之后,带领小雷村的村民开着卡车和拖拉机去搬机器时,遭到了江阳市电线电缆厂工人的暴力阻挠,但是,在雷东宝拿出文件并许诺接收部分工人之后,那些工人只能黯然神伤地看着一个时代的落幕。拆卸完机器并装车之后,雷东宝在众人注目下走出来,摄影师用一个仰拍近景镜头突出了雷东宝刚毅而冷峻的面容。其时,我们可以隐约看到后景处作为江阳市电线电缆厂“厂训”的红色标语:“以信为本,以德治厂。”

  我们无意细致全面地分析江阳市电线电缆厂在市场竞争中全面败北的原因,但墙上“以德治厂”的标语却似乎埋下了许多历史败迹的草蛇灰线。在人际关系中,也许可以“以德服人”,但在管理一个企业时,应该是制度和法律优先。在这一点上,电视剧的创作者态度是矛盾的,他们一方面冷静犀利地审视国营企业的僵化与保守,另一方面又高歌了雷东宝“以德治厂”的许多感人时刻。

  雷东宝在小雷村赢得的声望和地位,除了来自于他的能力和闯劲之外,更因为他能“以德服人”,能够一心为公,带领全村人共同富裕,甚至为老人发放养老金和医疗费。回顾雷东宝一路劈波斩浪的征程,可谓波澜壮阔,步步艰辛,但他的成功固然有顺应时代的“天意”,更有许多令人心有余悸的惊险时刻。例如,杨巡向雷东宝以赊款3个月的条件买8000捆电线时,雷东宝在杨巡巧舌如簧的攻势下点头同意,只是在出村时遇到有人跟他打招呼时才猛然醒悟:“我”是小雷村的书记,不能拿全村人的利益去冒险。后来,雷东宝拿出自己的1万元借给杨巡作为预付款。

  再如,杨巡为了买下扬子街电器市场准备找登峰电线厂挂靠时,雷东宝两次摇摆于杨巡和杨巡母亲的“以情动人”之中,最后被杨巡那声泪俱下的“尊严”论所感动,当场拍板同意。

  但是,像雷东宝那样过分相信“个人决断”的行事方式,过分依赖“以德服人”的管理理念和“简单粗暴”的操作流程,其实埋下了无数隐患。换言之,雷东宝的成功大部分要归功于他的德行和品质,而非来自于科学的管理制度和民主的决策方式。

  电视剧将雷东宝进行道德美化之后,固然使他的事业可以在曲折中一往无前,但可能并未意识到背后的危险之处。因为,当集体经济的发展全部出自一人的手笔时,这个人将在众人的吹捧和感激中被塑造成“菩萨再世”,甚至在小圈子里成为有无限威权的“土皇帝”,进而变成不受约束的暴君或魔鬼。我们当然希望德才兼备的干部立于潮头,但更希望这些干部能有人提点,有人告诫,有制度和法律进行规戒。因为,不受监督和管束的权力难免走向腐败,而人性之恶更是经不起诱惑和腐蚀。这时,我们再回想江阳市电线电缆厂“以德治厂”的口号,实在是一声悠长而浑厚的警钟。

  虽然,在今天“收视为王”、“炒作赢天下”的商业化浪潮中,电视剧的创作从来就不是单纯的艺术问题,但它也绝不是纯粹的商业买卖,而是杂糅了艺术探索、社会效益和商业诉求,其唯一的坦途是创作者用诚意和思考来交换观众的感动与尊重,进而俘获人心与市场。

  

  4、荒芜花园中双生玫瑰 作者:赵大业

  一年一度的上海电视节是一个向我们展示国内外优秀电视作品的窗口。在今年的展映作品中,由意大利著名作家埃莱娜·费兰特“那不勒斯四部曲”中的第一部改编而成的剧集《我的天才女友》赫然在目。

  原著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全球销量逾千万册。中文译本自推出后,随即占据国内各大图书榜单,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关于作者,我们只知道埃莱娜·费兰特这个笔名,而对其身份、年龄、乃至性别都不得而知。作者只接受少量的书面采访,从不参加任何颁奖或其他公共活动,其本身的神秘性更为文学作品和电视剧集增添了话题和想象空间。

  四部曲讲述了两位好友莉拉和埃莱娜半个世纪的自我探索与成长。而本剧集则为我们全景式地展现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破败的那不勒斯街区和生活在其中又不断试图逃离的两位主人公童年和少女时期的故事。

  两位女主的关系很难用普通的好友来界定,因为她们间的关系比好友更亲密、相互间的情感也更复杂。如果用“闺蜜”来形容则又缺失了她们间的竞争和妒忌。她们的性格是如此不同:埃莱娜永远是胆小的、温柔的、乖巧的、优柔寡断的、时刻准备妥协却又有着潜在的争强好胜的一面;而莉拉则是敏锐的、无畏的、坚定的、特立独行的、野性难驯的、清楚的认识所面临的生活,勇于改变但也有怯懦的时刻。她们在不断的小心试探,相互竞争和互相帮助下逐渐建立了女孩间特有的友谊。在有远见的老师的启迪和帮助下,她们分别开始了与自己的宿命的抗争。而让人意外的是,埃莱娜因其父母的相对开明和稍好的家庭环境而成为了不断走出那不勒斯的一个。而更具反叛精神的莉拉却没能离开这个她一直试图逃离的街区,嫁给了当地的商人,并在经历了短暂的幸福后迎来了最深刻的背叛。两个人都在本季结尾处被推向了未知的命运。

  剧集通过契合人物形象的选角和出色表演,对阴郁压抑氛围的精心营造,以及对原著中老年埃莱娜的旁白的精心选择,形神兼备、近乎完美地还原了小说的文学气质。再现了那一个时代的那一个阶层。不同于常见电视作品的体量和事无巨细的细腻表现手法,这部仅有8集的剧集罕见的使用了近乎电影化的镜头语汇和文学性的留白。大量的叙事和潜台词利用镜头展现而非采用传统的对白驱动。在影像上更是充满了对比烘托和隐喻。例如,两人所处的那不勒斯老城清冷灰暗,了无生机,所有人都在浑浑噩噩中勉强度日。影像上我们看到的都是冷色系的灰色调:无论是没有立面材料肌理的灰色建筑外墙还是人们所穿着的灰黑、淡青、墨绿色调的服装。始终阴沉的天气烘托出尘土飞扬的连植物都毫无生气的环境背景。全剧唯一的亮色和暖色则出现在埃莱娜暑假所去的伊斯基亚岛,充沛的阳光,随处可见的暖色营造出近乎世外桃源的美景,与之前的那不勒斯的冰冷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环境的反差与逃离和回归的不同心境间的相互关系不言而喻。此外剧中不断出现的铁路涵洞则象征了通往外部世界的大门。无数关键性的场景在这里发生:两个人从这里出发想去看看魂牵梦绕的大海,即便海洋就在步行可到的距离,但她们却从未亲眼见过;女孩们在这里下了城里恶霸的车步行回家;也是在这里埃莱娜摆脱了无耻诗人的纠缠等等。在这个两个世界的“界限”上上演了太多的抗争与妥协。这种用镜头说话的处理手法更有层次、更高级、也更有想象空间。

  剧集全方位的还原了两位女主在破败街区的成长经历,在叙事和影像上则有意淡化了暴力、困苦和恐惧,而强调了爱的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看到了她们之间相互竞争外的互相支持和帮助;看到了老师为她们能有更大成就的良苦用心;看到了嘴毒却爱心满满的父母和兄长;也看到了默默爱着她们,保护她们的男性好友。就像她们在讨论一本小说主旨时莉拉所说的那样:“如果没有爱,不仅人们的生命会变得乏味,城市的生命也是如此”。

  从码头上埃莱娜的母亲送行后依依不舍归去的蹒跚背影中,在鞋匠铺莉拉哥哥为让她能够继续上学而与暴躁父亲争论时坚毅的眼神里,以及结婚前夕莉拉请求埃莱娜一直学习下去,因为她才是自己的“天才女友”的恳切话语间,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庶民”生活中的善良。也正是这些爱滋养着埃莱娜与莉拉的心灵,让她们有勇气,有力量去抗争,成为那不勒斯那座荒芜花园中迎风绽放的双生玫瑰。

  

  5、似是故人来 作者:陆娇晟

  1978年,日本著名导演牛山纯一拍摄了一部叫做《1978,上海的新风》的纪录片。他通过拍摄张家宅普通居民的24小时生活,见微知著地反映了1978年这个国家的风貌。七十年代的上海街头,低饱和度的影片基调好像一下子打开了我们通向那个时代的大门。

  那些鲜活的生活场景一一展现。早上四点半,起的最早的是供水站的阿姨。早餐店里人们排队用粮票买着刚刚新鲜出炉的油条。黑白的矮平房里住着一家老小。刚刚洗干净的衣服像万国旗一样迎风飘荡……四十年过去了,中国普通家庭的经济水平,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拥挤的菜市场,凭票也只能买到限量的鱼肉。而现在,普通家庭的孩子进入重点小学,接受多语种的教育,已经成为了中国教育的新的趋势……

  午后,刚好赶上了居委会的第一届选举。居委会的工作,就是为社区和居民提供服务。这同四十年前,如出一辙。当年的上海,烫发已非常流行。小小一间发廊,人口攒动。小学徒用笨重的烫发机器,烫着当时最时髦的发型。当时的美发店现已成了美发店的老字号。而当时为影片中客人服务的小学徒现在已经成了店长了。

  晚上,接孩子的家长逐渐在学校门口排起了长龙。跟多年前一样,上海的夜生活开始了。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舞厅。现在的人们更多的是寻找精神上的慰藉和满足……

  这只是普通上海人的一天,却记录了一个时代。对于中国,1978年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都是令人怀念的。改革开放初期,上海人民逐渐从物资匮乏的旧社会中走出来,开始探索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大街上的姑娘抛去款式陈旧的服装,穿上色彩靓丽的裙子,留学风潮开始兴起,普通人家也能吃上猪油拌饭……

  四十年过去之后的今天,时代发展进步,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多姿多彩。互联网,高科技,大数据……人们早已不用拘泥于自己的一小方天地,去探索外面更大更自由的世界。然而,我们也不曾忘记,最初的记忆。那个成就了今天的我们的时代。

  不富裕却满足,艰难并快乐着。中国千百年来的生活哲学,似乎一直是热烈的活着。热情,积极,向上。唯有热烈的活着,才不枉费人生来此一遭。粗茶淡饭也能吃的有滋有味。平平凡凡才是人生的真谛。中国人那种拼命向前的活力和热情,那种对生活的热爱打动着牛山老先生也感染着我们。我们总能在过去找到自己身上的影子。柴米油盐酱醋茶,一针一线织出来的,最平凡的人生。

  影片中牛山徹也先生说:“其实,我一直对我的父亲抱有偏见,他见证了中国的很多重要时刻,却在我的成长中缺席了。而重走这条父亲走过的路,再来看看上海这座城市,才真正找到了父亲……”

  多年以后,我们才发现。真正让我们感动的不是高山远水,海阔天空。而是最平凡,最普通,最渺小的东西,我们称之为爱。

 

  6、纯朴女性的魅力——电视中的真善美 作者:侯锦华

  6月14日晚上,第25届电视节白玉兰颁奖仪式落下帷幕,《大江大河》这部富有现实题材的历史剧获得了最佳电视剧奖,真可谓是当之无愧。在朋友的推荐下,我很幸运地与这部电视剧有了一次美好的邂逅。看了前几集,我就被《大江大河》这部电视剧的情节所深深吸引了。

  电视剧通过故事陈述,层层递进揭示了不同人物的特征和命运,同时也反映了改革开放时期的社会体制转型,百姓生活变化,从一个个小故事中奏响当下社会时代主旋律。这部电视剧让我看到了雷东宝为了改变小雷家队农村面貌的创新热情,看到了宋运辉加入金州化工对工作、真理的执着追求,看到了寻建祥与宋运辉之间彼此深厚的友谊等等。敢于创新,勇于挑战,追求梦想无疑不是当今时代最响亮的主题词,改革开放时期的历史剧让我们听到了时代的脉搏,看到了时代的追求价值。在这部《大江大河》的电视剧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童瑶饰演的宋运萍角色。

  她是来自平凡家庭中的普通女孩,在恢复高考之时,她和弟弟一同参加了高考并达到了录取线。但是由于家里的特殊性,她和她弟弟只能录用一个,在只有一个录取名额的情况下,她做着激烈的思想斗争,最后选择了把机会让给了她弟弟。剧中的镜头定格在了她写下了放弃高考那一幕,那时我心中顿时五味杂陈,我感受到了她内心的挣扎以及对命运的无奈,但是她毅然决然地做出这个重大决定。其实她和她弟弟都符合录用条件,但是他们家只有一个录取名额,作为姐姐的她,为了让弟弟能够实现自己的大学梦,展示理想抱负,愿意放弃自己的前途。在这重要的人生转折点上,她最后选择了牺牲自己美好的未来。

  正是她的朴实无华、落落大方引起了小雷家队村支书的注意。小雷家队是那里最落后贫穷的村,但是村支书雷东宝靠自己强大的行动力成功落实了联产承包。宋运萍嫁给了雷东宝后,她全心全意支持着丈夫的工作,在小雷家队工厂受到排挤时,她利用自己养长毛兔的优势,将长毛兔销售到省外,提高生产大队经济、生产效益,带领小雷家队的妇女同胞一同致富。当上级领导质疑小雷家队存在作假账、倒卖物资等严重违规违纪时,宋运萍始终相信自己丈夫的做事为人,通过自己所学理论知识,帮助丈夫理清帐目。在面临困难时,她没有选择退缩,与丈夫一起面对外界的压力和舆论。

  小雷家队就像村民的大家庭,它的发展变化离不开每个村干部的艰辛努力。当雷东宝当上小雷家一把手时,宋运萍也没有凸显自己的特殊地位,她对任何人依然都是以礼相待,平易近人,特别是雷东宝每次做出部署安排时,她就像丈夫的枕边人一样,时刻提醒雷东宝多尊重老书记,多听老书记的意见,多和老书记沟通交流,赢得老书记的认同。在大是大非上,她是一个懂得感恩,并富有智慧的女性。

  充满勇气,富有智慧,懂得感恩理解,有强烈的责任感在这个平凡纯朴的姑娘上得到了充分体现。在建国70周年的时代背景下,能看到这样一部具有历史厚重感,具有浓厚人文情节的电视剧,让人看得非常意犹未尽,它就像一杯茉莉花茶,带有一点香甜,一点苦涩,让我们看到了亲情之间的温暖,看到了改革开放中的困难,慢慢饮的时候,就感觉像茶一样能够给我们提神,激励着我们坚信自己理想信念,战胜困难,一定能够在新时代中实现美好愿望。

 

  7、镜头下四分之一世纪的真·爱 作者:宋洁琪

  纪录片是我喜爱的电视艺术形式,其冷静客观的画面中流泻出的是一种超乎现实的普遍意义和永恒价值,久久地回旋震荡观众的心田。

  第25届上海电视节举办之际,佳片云集,有幸饱览了不少精彩推荐,其中就有日本富士电视台佐藤修导演拍摄的纪录片《福原爱——镜头下的四分之一个世纪》。镜头对准了乒乓运动员福原爱从未满4岁一直到28岁的近25年时间,四分之一个世纪的成长、历练过程。25年,世界风云变幻,信息潮涌,感谢有这样的一部纪律片,让观众能够重温天才乒乓少女嫁为幸福人妇的转变,“真实,有爱”,这两个关键词凝于福原爱的四分之一世纪,更凝于这短短的90分钟左右的纪录之中。

  母亲——严格之母爱

  福原爱的母亲——千代,之前也是一名乒乓运动员,38岁生下了小爱,应该是掌上明珠般地宝贝着,却选择赠予女儿一份一生的挚爱——乒乓球运动。从小爱4岁还未到时,母亲就陪她玩游戏般开始练习乒乓,在还没有乒乓球桌高的小爱身后开启了母亲不离不弃的陪伴。第一次参加全国大赛的小爱被教练警告发球姿势不正确,但却总做不好这个动作。小小的身躯带着委屈奔向妈妈,但妈妈却告诉她:“不这么做的话,小爱可要输了,就算不行也没关系,试试看。”这是教女儿规则意识;比赛中连连失利的小爱失声痛哭,带着泪水向妈妈跑去的时候,妈妈却用不容质疑的语气说:“不行,不要哭,去打,下一个球好好发!”这是教女儿不放弃;输了比赛,面对眼泪纵横的女儿,妈妈仍然反复要求她向对手的教练道歉,不管是输还是赢,都要注意礼仪,这是教女儿做人的道理。小小年纪的福原爱在国内暂露头角之后,更少不了母亲的一路呵护与指导,背后付出了多少外人无法预见的劳累与心酸,但是当少年期的小爱选择去中国学习之后,母亲选择了放手,“想让她技术变好的话,就不能去干扰孩子,这种事情是不需要父母的。”这些都是在是用不同的方式在证明自己对女儿的爱。可以说,没有母亲,就没有福原爱的成功,严字当头,爱是后盾。这样的母爱值得太多母亲借鉴!

  导演——坚持之大爱

  佐藤导演及团队对福原爱整整进行了四分之一世纪的跟拍,如果说一开始对小爱的拍摄是出于一个不经意的开始,那么后面一次又一次的再次拍摄,则源于一种坚持。这25年间,可以选择重新拍摄的人事物有太多,但是佐藤导演却选择把一次偶然的开始延续成一种纪录片制作人的专业的精神,一种对执着、不言败的体育精神的引导关注。当纪录片快要完成拍摄之时,福原爱问了导演一个问题:“为何当初你会选择拍摄我呢?”导演虽然用哈哈大笑和“这是一个好问题”来回应。但富士电视台3000多盘录像带以及摄制组代为保管了20多年的一双小爱4岁时穿的鞋子已经回答了一切:因为你的坚持,因为你的选择,所以让我坚持选择你。导演及其团队也是见证小爱蜕变的粉丝群,他们用自己一份坚持的大爱来带领大众孕育培养出“天才乒乓少女”的土壤:宠爱你,陪伴你,为你喝彩,为你守候!这样对待一名成长中运动员的态度值得太多媒体工作和粉丝学习!

  小爱——刚强之可爱

  几乎所有观看这部纪录片的人最初都会被幼年时可爱到极致,萌到骨子里的小爱所吸引。圆圆的小脸,无辜水灵的眼睛,还有蹦跳的身影,爱哭时模样无不让人内心融化。但是越往下看,会发现这样的可爱背后是福原爱内心的刚强:输了,撞了,也要按照妈妈的要求做好;哭着,抱着妈妈大腿也要继续打下去;发现自己与强手实力上的差距时,毅然决定一个人离开家,来到中国训练;生活上不能适应时,训练自己从生活起居各个方面融入生活,独立面对……每一次微笑,每一次抹去泪水后的重来都让人在被其可爱外表吸引之余,些许隐隐心疼,但正是这样的刚强成就了“天才乒乓少女”小爱,更成就了所有人喜爱的小爱!外表是瓷,内心是刚!可爱的皮囊终会消失,刚强的灵魂值得钦佩。没有人会随随便便赢得任何一场人生的比赛,没有人会永远可爱下去,让自己的内心更刚强,这样的自我操守值得太多成长的孩子和期待改变的成年人共勉!

  如同运动不分国界,有价值的纪录片,真实的爱也不分国界。这样的一部纪录片无论在何地播放,都可以给不同的人不同的爱的启示。因为真实,所以触动人心!因为有爱,所以值得珍藏!

  

  8、与往事和解,一切都挺好 作者:何强

  我曾看过一句话,至今念念不忘。那句话是,从来就没有垮掉的一代,每一代在父母眼中毫无担当的年轻人,最终都挑起了生活的重任。

  剧中的苏明成就是,最终也成功洗白,变成了明玉的好二哥。

  回看他的成长轨迹,我们说不清是他天生就会哄女人,还是说他因为会哄母亲高兴,而获得了母亲的偏爱。他从这件事中获得了好处,所以把哄女人高兴的本领训练得炉火纯青。又或许是母亲的偏爱,让他内心充满了甜蜜和亲近,让他从小就愿意跟母亲撒娇,也陪伴着母亲。

  每个人都有一套自己的生存之道,苏明玉靠着倔强活了下来,苏明成靠着嘴甜过了大半辈子的好日子。这些生存之道跟自己的天生性格有一部分的关系,也跟后天养成中,我们依靠着这种生存的方式获得的好处有关。

  每一种生存之道只适用于在合适的环境中,我们可以看到电视剧的前半部苏明成活得非常好,漂亮的老婆,高薪工作,啃老得来的房和车,让他成了人生赢家,过着光鲜亮丽的日子。但随着苏母去世,苏大强去家中住,以及啃老的事实被揭开以后,他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变化。

  这个时候,继续沿用以前的嘴甜风好像不顶用了,当一个个现实的问题接踵而来的时候,当你前面不再有人为你负重前行的时候,你就需要自己站出来,不再害怕和逃避,像个成熟的大人那样去解决这些问题。但显然前面他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所以才会发生离婚、投资失败等种种的剧情。

  人是没办法一成不变的,一种生存之道哪怕曾经取得过成功,也没办法沿用一辈子。

  好在他经历了几次重大挫折之后,能够及时调整自己,真正的像一个男人那样站了起来,后来也赢得了明玉的重新信任。

  还有苏大强,在经历了大半辈子的被老婆打压,和老婆去世后的一段无所畏惧的放纵之旅后,最终也找回了自己的平衡,在生病之后,最后也能毫无思想负担的表现出对明玉的疼爱,也让明玉内心深处最难解的那个心结,最终被打开了。

  我们会发现每一种关系都是有希望变好的,只要你给予这段关系足够多的时间,只要你不是轻易就切断以及放弃,随着人的成长和环境的变化,这个人最终都会走在他的时区里。你们的时区一定会在某一段里重新重合,找到相处的平衡点。

  人的一生总会遇到各种挫折,但是无论是哪一种挫折,都无法与原生家庭带给我们的创伤更加难以治愈,尤其是对于女生来说。

  现实生活中有太多的“苏明玉”们,她们从苏明玉的身上看到的是自己。每日人物发起了一个调研:说说自己与苏明玉类似的经历。没想到的是,这份调研竟然收到了819份回复。她们大多受到了原生家庭不同程度地伤害,有的甚至不忍直视。仅有可怜的少部分在与原生家庭斗智斗勇中险胜几回合,接下来的生活将继续抗争。另有极个别的“苏明玉”彻底摆脱了原生家庭,但是却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自己几乎身败名裂,背上不孝、忘恩负义等各种恶名。

  以上种种在电视剧《都挺好》播出之前并没有成为现象级的话题,大家也就没有过多地关注。现在,终于出现了这样的一部电视剧,让她们知道“苏明玉”可以自立自强,然后理直气壮地说出“我不是苏家人”,进而摆脱掉自己的原生家庭。但是现实生活中的“苏明玉”们终究是失望了:剧中的苏明玉为了亲情妥协了。

  电视剧固然能给出一个团圆的大结局,但是那毕竟是艺术,生活远远比电视剧更加地残酷。现实生活中的“苏明玉”们怎么办呢?继续与原生家庭抗争还是如剧中的苏明玉一般妥协呢?

  愿所有的“苏明玉”们都能够收获属于自己的大团圆结局。

  

  9、新媒介,新体验,新感动  作者:赵晖

  又是白玉兰飘香的季节,第25届上海电视节如约而至。本届电视节最让人眼前一亮的是线下VR体验展。VR兴起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在游戏,艺术创作领域屡见不鲜,东方明珠的VR过山车就是很好的一个例子。但是VR作为电影电视的媒介,却是这两年的新兴事物。各大国际影展纷纷设立了VR单元,这种让观众深度参与其中的新媒介,给创作带来新的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无限的可能。

  抱着浓厚的兴趣和好奇,我幸运的抢到了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东方明珠CINEX三部短片的体验资格,分别是入围2018年西雅图国际电影节的《静谧桃源》,2018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特别推荐的《希望旅程》和2018年入围戛纳国际电影节的《野兽来了》。三部短片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展示了人,野生动物和自然的关系。

  《静谧桃源》是对人类活动的反思。随着席卷全球的城市化浪潮,人为噪声几乎侵占了全部静谧空间。而我们在声音生态专家的带领下,从喧闹的城市街头走进国家森林公园的深处去体会那久违的安静所带来的美好。在远离人类活动的丛林深处,那种令人心旷神怡的宁静并非死气沉沉的寂寥无声。相反,当你安下心坐下来,甚至躺在林间的草地上,你可以听见鸟鸣,蛙叫,雨滴和树叶的交响。进一步沉入其中后,你甚至能分辨出风穿越而过的痕迹,植物果实成熟后爆裂的微响。而这种亘古未变的美好,却被我们的日常活动所遮蔽,所掩盖,正是这部让人身临其境的短片带我们重新认识那自然静谧的美。

  《希望旅程》则讲述了非洲贫困地区儿童的生活状况。从埃塞俄比亚3岁女童和母亲在国际医疗救援的帮助下艰难求生,到南苏丹战乱中失去亲人独自逃亡的10岁男孩的求学过程,再到18岁感染艾滋病毒的乍得少女通过社交媒体对歧视的反抗。这些真实的案例通过VR技术得以全景式的展现在你面前:在看到极近荒芜的环境生存,简陋的教室,脏乱的街道和与人隔离的小院中仅有的炊具,你几乎可以体会到生活在那种环境中的绝望。但是我们的几位主人公的脸上却看不到丝毫气馁。制作传统食物时的喜悦,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都时刻告诉我们希望的强大力量。对生活有着无限憧憬的他们,感恩着现在的所有,真诚地迎接着每一个挑战,并渴望着更美好的明天。他们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野兽来了》则是有著名的珍古道尔博士带来的野生动物短片,超近距离与动物的接触带来了传统纪录片所不能带来的震撼。这种体验是即便你置身现场也无法体会到的。你可以仰望长颈鹿,可以自下而上的观察因好奇而聚拢的狮群,还有那深海中斑斓的鱼群和从旁边游弋而过的鲸。

  这三部短片尽管有着各种瑕疵,诸如拼缝问题,清晰度问题等,但却清晰无疑的向我们展示了新科技所带来的无限可能。在反映真实现状的同时也带我们领略了那些日常被我们忽略的美,那些我们从来没有想过的问题和希望所带来的力量,以及自然界中动物们的那些野趣。这种新媒介、新体验为我们揭开了未来电视发展的序幕。新技术也可以让我们置身其中去感受,去探求。尤其是当VR结合这种客观又有启迪作用的纪录片时,则可以带来加倍的喜悦和更深层次的思考,可以去拥抱那自然的美好和真诚的感动。

  

  10、从纪录片《王朝》中看到的真善美 作者:季履平

  6月11日下午,上海自然博物馆邀请部分志愿者在二楼四维影院观看参加第25届上海电视节展映的由英国BBC公司拍摄的纪录片《王朝》。该片时长达两个小时,集中展现和讲述了帝企鹅和印度虎这两种动物王朝里的生活场景和生存方式,观后特别令人感到震撼,使人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和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极端重要性。

  纪录片《王朝》处处体现了“真善美”。先说“真”。无论是片中的帝企鹅还是印度虎,全部是在南极洲和印度中部的森林地带实地拍摄的。特别是对于帝企鹅,通过“拍摄幕后”我们了解到摄制组在南极一呆就是八个月,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困难。在亲眼目睹了不少幼小的帝企鹅因暴风雪的袭击而夭折时,摄制组的一位“大男孩”还为之伤心落泪。他说,“我知道这就是大自然,但是仍然很难过”。当全部拍摄任务完成准备离开南极时,他又忍不住再次落泪了,因为他早已经深深地“爱”上它们,离不开它们了……

  再说“善”。还是以帝企鹅为例,当寒冬来临,帝企鹅们一个挨着一个紧紧地抱团取暖过冬。然而,总有一些帝企鹅因为要带着幼小的帝企鹅的缘故而行走缓慢,甚至深陷冰凹之中时刻面临死亡的威胁。这时,摄制组决定为它们开凿一条通道。很快,这些受困的帝企鹅们就沿着这条人工通道走出了困境,生命得到了拯救,观众们都为之高兴。

  最后说“美”。帝企鹅和印度虎分别作为南极洲和南亚地区的旗舰动物,它们代表的不仅是自己,而是所有在这一区域中共同生活的生物。从冰天雪地的南极到位于南亚核心地带的印度森林,自然景观的无限魅力深深地打动和吸引住了观众。尤其是印度虎所依赖生存的森林,是地球上最美丽的生态系统之一。森林里巨大的生物多样性创造了几乎封闭的营养循环,整个生态系统处于共生状态,平稳有效运行着,各种生物互利互惠,尽管这些生物们可以生存的范围越来越小。

  我作为上海自然博物馆体验自然展区的一名在职中共党员志愿者更加深切地感受到大自然对于人类是多么地重要。人类演化只有数百万年的历史,而自然界生命的演化则经历了约38亿年。大自然所呈现的生物多样性,向我们展现了一座瑰丽奇异的生物宝库,其中蕴藏着无穷的生命奥秘,就让我们好好善待这些濒危生物小小的“王朝”吧!

  

  二、优秀微评

  “妙语连珠”奖(10篇)

  


文化节简介 组织机构 联系我们
上海市民文化节官方网站由上海市群艺馆和东方网共同承建。
东方网提供网络支持,未经授权严禁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